新竹旅遊路線推薦之二:深度文化踏青之旅

不只淡水有紅樹林,新豐也有紅樹林, 台灣的紅樹林幾乎全都生長在西部沿海,較著名的有關渡、新豐、朴子溪口、台南北門、四鯤鯓、東港大鵬灣等,目前已有十餘處劃為保護區。由於新豐紅樹林是北台灣唯一水筆仔、海茄苳兩種植物混合生長的區域;以新豐紅樹林的主客觀條件來看,不啻是政府近年來大力推展的生態觀光最佳去處。今天要帶大家探索新豐紅毛口紅樹林生態,尋找 稀有國寶級植物朴樹林,再帶大家逛逛湖口老街,漫遊湖口步道。

新豐紅樹林生態保護區

IMG_2724

新竹縣新豐鄉紅和出海口附近,有一處佔地8.5公頃的紅樹林,他是北台灣地區為一水筆仔、海茄苳混生的紅樹林,並且是台灣唯一建有觀賞步道的生態保護區,這個國寶級的生態教室是新竹縣最珍貴的自然資源。

IMG_2727

走進紅樹林橋開始今天的紅樹林生態之旅。

5

紅樹林的定義『生長於熱帶或亞熱帶海岸最高潮線以下及平均高潮線以上間之喬木或灌木,稱為紅樹林 』

6

步道兩旁就可以看到許多紅樹林的潮間帶生物螃蟹和彈塗魚。

9

沿著步道走就可以盡情地欣賞滿滿的紅樹林。

7

深呼吸漫步在紅樹林間,身心都感到輕鬆自在。

8

新豐池府王爺廟

10

池和宮又稱池府王爺廟

11

初創於清乾隆四十二年(1776年)至今已有二百多於年歷史,並且經歷過多次的修建,成為全國的著名信仰中心。池和宮供奉的主神池府王爺(代天總制總巡王),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有求必應,因而遠近馳名,香客、施客絡繹不絕。

13

池和宮門庭採用中國傳統式的山門造型,以及重簷歇山式的屋簷,三川殿的左右兩側有八角鐘樓與鼓樓閣,屋頂上也有許多龍、鳳與武將的剪黏藝術,廟的後方還有一座清幽的花園,可供民眾休閒遊憩。

12

鄰近還有紅毛港、紅樹林、坡頭漁港不僅為新豐鄉著名景點,是西部濱海遊憩動線上之重要觀光據點。

鳳坑村朴樹林

4

位於新豐鄉紅毛港南岸的朴樹林,為台灣西海岸的稀有國寶級植物哦!這外型特殊且優美的106株百年巨木,生長在紅樹林生態區鄰近,步行即可到。

IMG_2679

新竹縣新豐鄉鳳坑村一百零六棵百年巨木朴樹林區,是全台灣朴樹林數群最多的地區,生長在小小的姜厝聚落內,為稀有國寶級植物,兼具景觀與歷史價值。但是在去年(民國94年11月)朴樹林群感染嚴重的吹綿介殼蟲及黴煙病,縣府農業局已請學者專家全力搶救國寶樹林。

3

朴樹,別稱石柏或石朴,為榆科落葉性喬木,樹皮灰白色,葉薄,花呈淡黃色,朴樹平均樹高四點五公尺、胸徑零點四公尺、胸圍一點二公尺,樹冠幅四十平方公尺、扁長型發育良好,推測樹齡一百五十年。

1

為了讓遊客了解朴樹的生態,縣府特地將朴樹最集中的地區規劃為朴樹公園,並設立解說牌,詳細介紹朴樹林。樹葉可提煉滋養強壯劑,樹皮為治遲經、風疹和中暑良藥,果實為解熱劑,熟透的果實更能拿來生食。

天水堂古厝

2

鳳坑村樹林子是典型之同姓聚落,境內三合院古厝、土地公廟、祠堂、祖塔、灌溉渠道等建築保存許多,再加上數量眾多之朴樹群,體現特殊之農村景致。朴樹下之解說牌題:「鳳坑村朴樹林為台灣西海岸特有稀有國寶級植物,本村之朴樹成林帶共一百餘株,景觀特殊,誠屬可貴,保有清新之自然環境,可維持生態系與優美景觀資源,又可提供國民遊憩場所」可見朴樹林之觀光價值。

湖口火車站

IMG_2832

清光緒19年(1893年)10月30日,基隆-新竹段鐵道竣工通車,同日起大湖口火車碼頭開始營運。日據後改設大湖口乘降場(招呼站),明治35年(1902年)改為停車場,大正9年(1920年)10月1日改稱湖口驛。
未改線之湖口驛係位於今老湖口,由於站場坡度過大,據說火車要進站時,還要先在軌道撒上沙子,增加摩擦力才能讓火車順利停下,行車安全備受考驗,故昭和4年(1929年)11月1日平鎮-山崎間雙軌化及改線完工時,車站也一併遷至坡度較緩的新湖口(即現址)地區,民國74年7月1日起由二等站降為三等站,而今日所見之站房係改建於民國59年,因配合鐵路捷運化計劃,計劃將湖口站站房重建為跨站式設計,改建工程於98年7月29日動工,計劃分兩階段完成站房之改建工程,後站先於100年7月29日完工,原舊站房自同日起封閉並開始拆除,並開始原地重建前站新站房,前站站房於101年4月30日完工,同年11月整體工程正式完工,並於12月18日舉行跨站式新站房啟用典禮 。

湖口菜市場

IMG_2810

湖口鄉位於新竹縣北部東南「湖口」原稱大湖口或大窩口,後簡稱為湖口,這塊地方,原為黃泥赤塘高原,山麓的老湖口街坊,是客家人的小聚落。

14

傳統湖口市場裡充滿各種客家特色產品。

15

特別的客家滷肉飯裡還加了酸菜提味,肉團醬料裡加了一點醋酸菜好滋味,平價料理。

湖口老街

IMG_2865

老湖口以三元宮為中心,包含『街頭』、『橫街』與『新街』3條街,其中街頭最早建立,新街建成時間最晚,大約在1920年,新街就是我們現在所稱的湖口老街;湖口老街由兩條街道交會而成,長300公尺,街道寬約10公尺,正好夾在高速公路與台1線省道之間,交通的便利讓老湖口人出入各地都極為迅速方便。

17

街屋多為二落成或三落成的狹長平面店舖住宅,建物全由紅磚拱廊方式建築而成,屋簷口立有鳳凰、獅身、花卉等裝飾圖案,風格相當獨特。

18

平常的虎口老街少數的攤位賣著客家味的產品,寧靜中品味著古色古香的味道。

老湖口天主堂(歷史建築)

IMG_2848

老湖口天主堂位於湖口老街上,其址原為舊湖口車站,興建於民國48年(西元1959年),於2006年8月8日公告為歷史建築。

16

天主堂在1993年因教友人數減少而停止了宗教活動後,處於閒置狀態,直到2002年得到文建會補助後,才重新規畫其廣場及入口階梯景觀,並將大門前的圍牆加入了火車站的意象,作一個小型的驛站,以紀念此地曾為車站的歷史。現在此地已成為老湖口天主堂文化館,展示湖口老街文物與新竹地區主教的傳教史。大窩口促進會03-569-2941

參觀資資訊:週一至週日,AM10:00~PM17:00週二公休

三元宮

IMG_2867

「三元宮」為縣定古蹟,見證了老街的興衰與孤寂,三元宮主祀三官大帝,是大窩口地區的信仰中心。
大正7年(西元1918年)改建完成,是一座典型的客家廟宇,建築樸實、莊嚴。其正殿主祀神為三官大帝,正殿的左邊供奉觀音娘及媽祖,右邊則供奉開庄伯公,左廂房供奉註生娘,右廂房供奉對建廟有功的羅志旺及羅如嚴兩人的長生祿位。三元宮風水,屬於座南朝北的方位。後面是蒼蒼畚箕窩,據說前面曾有個大湖,依此「山管人,水管財」的地理位置,人和財才能聚於此地,不易散去。

20

三元宮最大特色在於其建築結構上,正殿的承重構造拋棄傳統廟宇的石柱,而改為磚砌方柱,更省去通樑等木構件,不但空間顯得簡捷,亦使得廟內顯得樸實穩重。其構造與湖口老街磚柱拱廊有相同的特色,為大正年間之建築特色之一。

19

三元宮為湖口老街歷史文化空間重要的部分,且建築內石雕、木雕亦精美,配合歷史街區整體保存,有不可替代的重要。

八角樓

IMG_2959

八角樓建於民國初年(約與湖口老街同期),為四面八拱的兩層紅磚樓房,屬於大正樣式建築,館舍定期會舉辦各類文化導覽活動與講座,以及展示客家宗族文化的空間。

24

八角樓於1920年建造,約與湖口老街同期,仿照老街樣式,將舊有夥房改建為為一棟巴洛克式風格的建築,採四面八拱的建造方式,至此羅家子孫便居住於此。
其位於糞箕窩,相傳糞箕窩是一個聚財寶地,而八角樓也確實是如此,八角樓建造者為羅氏家族,舊時此處可是仕紳商賈聚集之處,足以可見羅氏家族的威望。
但於1980年之後,大部分羅氏家族陸續搬離,昔日的風光不再,八角樓被閒置,直到2009年湖口鄉公所申請客委會補助,整理並修復八角樓及周邊環境,並且經由羅家的同意將其改造成文物館,至此八角紅樓重獲新生。
如今八角樓變成文物館之後,內部除了有羅氏家族的重點文物外,還會定期展示其他文物。

復興戲院

IMG_2906

 

 

 

裡面好像是一家餐廳,但是因為裡面昏暗所以沒有進去一探究竟。

IMG_2903

 

周邊步道

湖口步道周邊地圖

IMG_2908

22

漢卿步道

IMG_2917

漢卿步道其名取自湖口鄉四大才子之一葉漢卿先生,葉漢卿先生除了吟詩作賦之外更是個書畫藝術家。步道位於湖口後山湖新路上,全長337公尺,步道尾端旁即牛車驛站,為昔日茶農將茶葉及其他農產品以牛車運載至此,為牛車與茶販休息的地方。驛站旁的樹林為過去裝甲部隊進行操練的場所,現況依然保留有許多戰車壕及砲車壕。
現今成為居民早起健行的步道之一,部分活動會於驛站旁的廣場進行。

步道為石板鋪成的階梯,階梯高度不高但坡度上升幅度略為陡峭,需要特別特意。

金獅步道

IMG_2945

金獅步道因緊臨名剎「金獅寺」而聞名,而其中又分為「古道」以及「步道」兩條,步道總長約732公尺。為昔日新埔到湖口農產品運輸之重要古道,是早年居民為出入方便而開闢的山路,由卵石鋪設而成,後因產業道路的開發加上車輛的普及化而使得古道逐漸荒廢,但由於近年來健行活動的興盛,金獅步道才又修復。經水保局第一工程所於86年6月規劃成為卵石砌的步道,沿途有許多石頭砌成的桌椅,再加上步道旁林木茂盛,會有一種幽幽然好似時間停止般的感覺。

在觀景平台及涼亭晴空萬里之時能夠欣賞到台灣海峽的壯闊美景,偶有輪船行經之時更能一覽全貌將其盡收眼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